我们2017年11月做了点尝试,三益人开始写“每周一点感想”。2019年1月,一本很特别的书诞生了:在1800条感想、建议和意见中精选了100条汇编成册,将书名定位《2018年度每周一点感想100条》。全书共分9大类,分别是技术知识点,品控,项目技术总结,项目巡场配合,设计管理,地方规范关注点,新技术应用,地方报建流程,设?#21697;?#21521;。
好作品是一群聪明人用笨功夫做出来的。什么样的人算聪明人?有执念、善总结、能分享的人,应该就是聪明人;那些而有着做好团队、做好公司、做好作品的执念,在很多方面观察入微并善于思考,写出有价值的感想,还乐于分享给大家的人,应该就是聪明人。而这本特别的书,也将会对我们所有人,产生不一样的启发和收货。
一百多年前,在高迪设计圣家堂、米拉之家的时候,没有任何参数化的工具?#35805;?#20313;年后,在扎哈的一条条曲线背后,却有着Rhino、Maya、Grasshopper、DigitalProject等等一系列数字化的设计平台助阵。从来,建筑师的天马星空都不可能被条件和工具禁锢。但趁手的武器,也确?#30340;?#36896;就英雄。
《三益DSGN·数字化设计》专刊,并非企图将“数字化”的话题一次讲完,它还在发展,它亦无法言尽。我们只想讲一讲自己的实战经验,聊一聊那些我们做到、看到、预想得到的“未来”。
一场技术“革命”或将上演,而我们恰逢这个时代的赛点。
读过《世界是平的》,就会明了,世界已经没有界限;看过?#35835;?#21806;业的新规则》的就会明白,现在权力已由生产者转?#39057;?#20102;消费者手中。
恐?#26053;?#26377;几个产?#30340;?#20687;商业地产一样给设计带来如此大的麻烦和困惑,三益中国一直以来想做的,是创造商业地产的真价值,而这件事,单靠设计是?#23545;恫还?#30340;。
三益中国在商业地产领域里转型的历程恐怕也是商业地产服务发展的一个微缩蓝本。也正是有了独树一帜的商业地产服务模式,设计才能依托于此、深耕于此,拥有不同寻常的价值,三益要为自己的商业地产设计撬开更多的几道门……
一项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品?#39057;?#30740;数据显示,价格因素对购买行为的决定程度正在下降,但和越来越多可选品牌出现的事实相呼应,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也呈现出快速下滑的趋势。另,有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20309;?#20013;心将突破4,000家。当品牌自身的拥护者在日趋势弱,?#20309;?#20013;心又如破竹之势成长之时,作为品牌传统的?#24615;?#20307;商业项目,谁能物色到合适的品牌来满足、甚至引领消费者越来?#38477;?#38075;的消费口?#38431;?#20064;惯,显得至关紧要。
《商业地产View》第6期顺势而行,推荐新形势下颇具个性魅力的品牌,它们有自属的气质、文化与内涵,更有独到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经营模式。
2000~2011,在中国商业地产的这十年里,放眼上海、?#26412;?#28145;圳三座城市,我们为您带来了一份特别的调查报告:秉着洋味的上海,国?#31034;?#19978;的背景,草根情节的深圳。
10年,占据上海核心地段商业地产的一直都是外?#35270;?#28207;资;?#26412;?#21017;在被港?#26159;每?#21830;业地产大门后,却以特殊的大环境培养起后来居上的国有资本开发个体;在深圳,随着经济特区的开放,商业地产开发从国有资本想民营资本的演变竟也最终淹没在强大的?#23433;?#26681;”开发商阵营里。
这是充满魅力的十年,更在一个不乏魄力的庞大市场里粉墨出演。